北京重磅宣布:反垄断指南为信用保驾护航
来源:中国政府网 时间:2020/12/22 发布人:
,
北京时间2020年11月10日,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,正式向全国下发【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】意见稿,公开向全社会人民征求意见!!疯狂打折的不是商品,而是互联网巨头的股价,马云、马化腾、王兴们两天蒸发2万亿!阿里昨天大跌超5%,今天11日更狠,暴跌近10%,两天跌去了14%;短短2天时间,市值蒸发近8000亿!京东10日跌去8.78%,11日跌去9.20%,两天合计跌去超17%!
这样的大场面,我入行互联网这么久,真的是第一次见到。
往年正直今天双11的日子,本来全网都是在报道双11有多疯狂,交易额又打破了哪些记录!但是,今天却完全不同;包括新华社、工人日报、新浪财经、腾讯新闻,全都在第一时间紧急向全国人民,追踪报道“ 反垄断意见稿 ”这条重大新闻!!
27家重量级企业被“ 约谈 ”!阿里、腾讯、京东、美团、抖音母公司、快手、百度、滴滴、等等。几乎囊括了整个中国最顶级的那一批互联网头部企业。
其中,最引人注目的是。新规中说到的“ 大数据杀熟 ”、“ 大数据推荐 ”、“ 大数据算法 ”,这些互联网公司所包装的“ 所谓创新科技 ”,已经被明确定义为,严重侵犯用户隐私,消费用户、误导诱导消费者、侵犯消费者权益!!
特别是某些互联网大厂,总是喜欢打着“ 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优质服务 ” 肆无忌惮的收集用户的各种消费习惯、个人信息。
最后却都将这些用户信息,包装层一个个价值不菲的流量;要么放贷、要么卖给商家、主动推荐类似商家的产品广告来获取丰厚收入。。。今后,这些全都要统一纳入监督管理!全都要被“ 禁止 ”!抛开具体的反垄断细则不谈,现在只是征求意见阶段,下一步落实到具体实施和违规惩罚,好戏才真正开始。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在这份指南中,监管共25次提到了“技术”、22次提到了“数据”、10次提到了“算法”。反应的事情很明确,国家看的很清楚,国内这些互联网巨头们,就是靠着一个个“技术创新”成为行业先行者,再通过低价“搭售”和烧钱的手段赶走其他竞争者,坐稳行业霸主后,再利用“大数据”和“独家算法”将用户牢牢捆绑在自己的平台上。这些平台把用户扒个精光,美其名曰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服务,实则是通过“平台+数据+算法”垄断了用户需求,不给用户选择其他平台的余地,让用户逐渐沦为平台的打工人。有没有发现,我们已经极少体会到10年前互联网在中国兴起时,给我们工作生活带来的惊喜,更多的反倒是惊吓。1、在网上购物,以前还可以比价,现在却很难在不同平台找到同样的东西,商家为适应“二选一”的潮流,硬是将一模一样的东西变成不同型号的专供。2、各行各业都开始了杀猪般的杀熟,用户的信任,反倒成了平台肆无忌惮的底气。出去旅行,同一家酒店,同一趟航班,老客户和新客户价格都不一样。3、打个电话,同朋友聊个天,你谈及的东西立马出现在你随后打开的头条或百度APP上,这是在方便用户还是窃取亵渎用户隐私?三年前,李彦宏说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效率。其实错了,当时的用户大多不了解出卖隐私的危害,现在的用户不出卖隐私,有几个APP和服务用户能使用?大家不过都是被胁迫罢了。更无语的是,在一些互联网平台眼里,你用的是苹果手机,买同样的服务,就活该要花费更高的价格。直白的说,互联网巨头通过创新和竞争获得了垄断的地位后,却开始反竞争、反创新,到头来却遏制了整个行业的进步。当然,这不光是中国公司独有,全世界其他国家也一样,微软、Facebook、谷歌一再受到美国和欧盟的反垄断调查,均是基于监管部门同样的考量。国家果断出手,是“让子弹飞”的够久了,广大用户实在是受够了。不知道大家有没发现这样一个现象:以前大家都是低头做产品,精益求精,只要产品做得好;就不愁销量,平台更是抢着让你入驻。马云以前有几句天天挂在嘴边的“ 名言 ”,你们肯定也都听过:第一句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,第二句是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。十多年前,“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”,似乎生意真的变得简单了;只要家里有一根网线就可以在网上开店卖东西赚钱;然而到了今天,你们不知道有没发觉,做生意反而没有20年前好做了。这不是说电商、网店这一个生意;而是做什么生意现在都超级难,不是说卖不出去,是利润没有了,只剩下微薄的一丝丝。。
这可不是黑旋风李逵剪径时喊的话,而是一些平台企业,正在干的事。
就拿“双11”大获成功来说,2017年,天猫“双11”销售1682亿!2018年,天猫“双11”销售2135 亿!2019年,天猫“双11”销售额2684亿!今年再次刷新记录,突破3000亿!!!
但在平台赚得盆满钵满的背后,某种程度上,是一将功成万骨枯,平台费、坑位费、直通车、广告费、销售佣金……一些雁过拔毛的电商平台,甚至成为了许多商户敢怒不敢言的"地主老财"!
就说这次跌得最多的美团,众多餐饮业的小商家,也不无怨言。
要知道,美团现在对商家的抽成大概在20%左右,每一个美团单子,不管商家赚钱不赚钱,美团都要拿走至少20%,而且还有保底抽成。骑手的费用也并不包含在这里面。
20%是一个怎样的概念?普通的餐饮业商家,他的利润在去除了房租水电、人力成本、物料成本、营销成本、自然损耗等等以后,有几个能说自己的利润还能超过20%?
有人甚至说,美团、阿里股价连创新高,背后是一茬又一茬的实体商家在输血,交给平台的流量支出,简直比交线下房租还要狠!
最后大家好像都成为了“ 打工人 ”。为平台打工!!
不得不说,网络小贷新规也好,反垄断指南也罢,说监管就是冲着马云和阿里去的,是一个巨大的误解。经过我们求证,国内但凡是这类涉及到全行业的重大法规,监管部门通常都会在发布前至少10天,在业内征求相关公司和机构的意见。也就是说草案早已成文,不存在突然下手一说。监管集中出手,最大的因素,恐怕还是来自于我们面临的“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”,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构建“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,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”的新格局。但受制于全球疫情和中美博弈的巨大不确定性,国际循环动不了,只能将更多精力放在内循环上。而要畅通内需,避免内卷,通过反垄断打破壁垒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。也可以理解为,监管动手,等的就是一个契机,既然要反垄断,势必要找一个巨头开刀。而巧合的是,马云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说了正确的事,刚好撞到了枪口上。早期的时候,这些互联网企业,打着创新的旗号,到处“ 闯红灯 ”;国家为了创新,只要你不是干坏事,还可以实行宽容性监管。
今天他们已经成长到了如此巨大的规模、体量,已经到了反哺社会,更好践行科技向善,成为培育科技创新的土壤,绝不能搞什么大数据杀熟、二选一,更不能压制创新!
所以,当今天国家队终于出手时,我们要由衷为之点赞!
毕竟,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,平台经济应该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、服务咱老百姓的生活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!
是的,一个时代结束了!一个野蛮生长,疯狂贩卖“ 用户信息 ”博取暴利的时代,终于结束了。。暮然回首,中国才是一个真正公平的社会,因为总有一只无形的手在维护着社会的公平!!
原本他们是被国家寄予厚望的“ 新兴企业 ”,如今反倒成为了国家的“ 隐患 ”。。。这样的科技创新,这样的科技企业;已经严重偏离了国家的初衷!大数据杀熟、二选一,很快都将被扔进历史的垃圾桶里,被互联网平台夺走的,国家将一件件让他们还给用户。当然,国家给互联网平台敲响警钟,其初衷不是为了打压他们的发展,更不是阻碍国内互联网创新,而是要让这些平台不能一味的为了自身利益而筑高墙,将所有异己排除在外,自己称霸整个行业而后快。这样的巨无霸商业平台,不是市场正常竞争的结果,在此基础上推出的创新也是伪创新,因为他们的目的,都是为了维护自身垄断地位和更高利润而设立的。反垄断新规的出台,就是为了打破这一个个固化的互联网圈子,让更多人都能公平的参与竞争,激活创新活力,维护各方合法利益,同时让最广大的消费者不再吃闷亏。